,新闻电报群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新闻电报群包括新闻电报群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新闻电报群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【军武次位面】作者:乐乐
随着社交媒体上出现专为歼-10A升级准备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,传言多年的“歼-10AG”已然进入实际发展阶段,预示着歼-10这款在国产战机中地位非凡的型号,即将成为全四代半家族。由于其生产周期主要集中在2006到2012年,当下升级改造的时间节点其实相当合理。相比之下,从2008年开始服役的歼-11B,却已经在2021年开始改造工程,北部战区更是在2022年公布了成建制“歼-11BG”的服役资料,而从2001年加入空军的歼-11A,却始终不见大规模升级的迹象。
▲网络上出现的歼-10A专用改装雷达
现代先进战斗机的性能极为高端,也对作战软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在长达30-35年的服役过程中,战斗机想要在大部分时间保持战斗力,就需要不断更新以避免落伍。其中服役15年左右开启的中期升级,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节点。趁着对战斗机硬件大规模调整的时机,更换发动机、雷达、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,再搭配全新的作战软件和武器,足以使得战机在之后10年保持可观的战斗力。作为一支正蓬勃发展的空中力量,中国空军大规模装备四代半/五代战机的时间较晚,国防环境又比较恶劣,因此对歼-11BG等入门级四代半型号的需求非常旺盛,只不过早年装备四代机的过程有些复杂,才使得这一过程稍显混乱。
▲成建制出现的北部战区“歼-11BG”
国内海空军对四代半战机的需求很大(海航陆基部队甚至到目前都没有成建制装备四代半战机),但战机中期升级的花费并不小,制约了全面升级规模。像歼-11B这种重型四代机,仅仅是换装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和大直径相控阵雷达硬件,开支就已逼近千万美元。歼-10A作为单发战机,硬件开支稍低一些,但单机软硬件升级总价也在千万美元上下。为了保证这笔钱花得值当,中期升级的对象往往会精挑细选。以日本购买的美制F-15J战机为例,日本空自原本共购入213架,除去损失的12架外,201架现存F-15J只有约一半完成中期升级,预计在近几年开始的“超级截击机”项目,更是打算在升级后的F-15J中选择约60进行再次改造。
▲F-15J服役多年仍在改造
国内从1992年开始发展的四代机队伍,大致可以分为国产歼-10和外购“侧卫”两条技术路线。其中歼-10虽然细分为A、B、C、S等多个型号,但除了部分使用俄制AL-31F发动机外,其余软硬件均是国内自主发展,升级时不存在技术黑洞,因此能比较标准的在15年服役节点开始改造。相比之下,“侧卫”系列的情况很复杂,最开始获得的苏-27SK和之后的苏-30MKK是原装进口,后面升级需要俄方的技术支持,甚至大量使用俄制零部件。考虑到两国航空工业现在的技术差距,国内海空军不能接受这一点,因此苏-27SK和苏-30MKK实际上已经放弃大规模升级,仅做了少量改动以适应国产武器(最后引进的苏-35SK也适用这一原则)。
评论列表 (0条)